 |
江苏发行网 >>> 文化新闻 |
 |
|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此新闻已被浏览 3877 次 进入论坛
|
|
在2018年重阳节来临之际,淮安市文广新局与府前街道京南社区共同主办了“传承敬老美德 弘扬文明风尚”为主题的文艺演出。10月16日下午,全市“以文化人 共创文明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艺宣传小分队走进京南社区,为社区老人带来了重阳节的问候。
演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歌伴舞《祝福祖国》、独唱《孝敬父母》《疼爱妈妈》、小品《妈妈的心愿》《百孝为先》、舞蹈《吉祥安康》等十多个节目,现场观众掌声阵阵,气氛热烈。活动中还发放了《市民文明手册》,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问答互动。通过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形式有效提高了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度和参与度,也为社区营造了文明祥和的节日气氛。
资料来源:江苏省文化厅
相关阅读: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赏菊、佩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流传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古人于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有祭天帝、祭祖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古人择九九重阳吉日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于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内涵。“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留言信息: |
 |
 |
请您留言: |
 |
 |
注意事项: |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苏ICP备10223332号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25-51861377 举报邮箱:1720601057@qq.com
|
|
|